第(2/3)页 张军给了几个研究小组一些基本的诱变课题。 因为现在也没有太多的设备和条件,这些诱变课题,即便就是用各种化学物品或灯光照射,让种子在培育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基因变异。 因为设备部够,张军也没指望他们能成功。 比如灯光照射,有些光源,现在是搞不到的。 张军也略有些意外:“对他们搞出什么东西了?” 刘慧彦递给张军一份资料:“你看看这些数据。” 张军接过看了一眼:“是黄瓜种子?” 刘慧彦点头:“对!他们一次用了很多种子,但成功的只有黄瓜种子。” 张军仔细看了一下,说道:“从现在的数据来看,对叶枯病的抵抗能力有很显著的提升,其他的病,抗病性似乎没有太大的提升。” 植物抗病性也是有很多种的。 黄瓜有叶枯病、灰霉病、褐斑病等等几十种病害。 抗病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属性,他也是有偏向的。 刘慧彦说道:“这个成果可能不是特别大,但也不错了。” “只要验证了就足够他们发一篇论文,甚至几篇。” 张军说道:“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成果,但针对叶枯病、立枯病方面,有一些成果。” “我们也没有大棚,等明年开春以后让他们把这些种子种一下,看看成果。” “老刘,我来找你是有点事。” “我要去一趟市里,要去多久还不好说。” 刘慧彦微微一愣:“怎么忽然又要去市里?” 这些日子,张军给所有人上课,刘慧彦是真切体会到了好处。 这些人,能在研究所工作,都不会是太笨的人。 就算他们以前读大学不是专业的,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。 现在研究所隔三差五都会有一点点好消息,但这些好消息,大多是重新把别人的实验做了一遍,得到了准确数据,然后有一点点小发现。 但这些小发现,大多被张军验证,是已经发现的东西。 这就是信息落后的结果,别的地方都已经发现了,这里的人还不知道。 即便这样,刘慧彦也很高兴,怎么?你什么时候研究所就能出点成就。 比如这一次的成就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