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军说道:“试验村的事,到时候他可能要跟我一起做。” 刘善书神色微微一黯,说道:“小军,以后有机会你帮我多关照他一下。” “赵海清比我小不了太多,但他确实是受了不少的苦。” “曾经险些被抓去劳改,现在也有这么大的年纪了,依然没有结婚。” “他一开始的成绩是非常好的,做研究的好材料。” “可惜到现在已经荒废二十年左右咯。” 赵海清有四十左右,刘善书和沈谦都是五十多。 他们两个只比赵海清大了十岁出头。 张军好奇问道:“他以前到底犯了什么错?” 刘善书说道:“他跟你老丈人一样,有时候想法比较激进,就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。” “其实他们两个人比谁都在乎国家的发展。” 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” 张军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了解的。 我们国家其实经历了很多抉择上的困难。 在五十年代、六十年代,还非常非常的穷,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。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,一条是发展经济,一条是稳固阶级,不走以前的老路。 发展经济就是分土地,让老百姓单干,但这样会出现两极分化。 还有就是走集体路线。 后来选择了集体路线,但依然有很多单干的声音。 于是,为了防止两极分化,就出现了各种运动。 就是避免单干的想法被放大。 在这个过程中,很难避免误伤到一些人。 张军也不想讨论这些,轻轻叹了口气,说道:“那他之前是在做什么?” 刘善书说道:“以前他也在你们县里做,不过一直被冷落。” “基本就是一个跑腿的。” “这两年才给了他一点正儿八经的工作。” “其实他跟着你去村里也好,至少有你帮着他。” “他在县里,有之前的黑历史很有可能一辈子都爬不上去。” 张军倒不这么觉得:“其实他还是有机会的,再过两年就会好很多。” 第(2/3)页